之前談過如何調節強度,並配合不同時期不同份量的蛋白質補充。今天簡略延續,分享其他影響生長的因素。

每個部位的練習頻繁度:平均而言,一星期一次是公認的規條。過於頻繁代表「重建」速度慢於強度運動帶來的破壞。少於一星期一次,破壞程度可能不足以刺激持續「重建」。身體清除破壞遺下的廢物需時數日,「重建」也不是一天內就完成。「重建」速度最慢的是背部,跟著是腿部,一般人的兩個至愛部位胸部及二頭肌恢復較快。

前輩建議訓練次序:肩、臂+腹、腿、背、胸+腹。

每節練習時間:首先要明白身體不是在生長就是在破壞,一般建議的一小時一節練習的用意是避免身體進入破壞狀態,因為一小時連續運動後,男性激素睪丸胴水平將會大幅下降,這是健身運動員要盡量避免的。

單關節獨立運動及多關節大(組)肌肉運動的爭議仍然存在,在我自己而言,這麼多年的練習經驗令我把獨立運動減至最低,雖不完全避免。我們可把動作的有效程度排列成數級,最強者在上:

徒手動作
大肌肉啞鈴動作
大肌肉拉力機動作
大肌肉槓鈴動作
小肌肉啞鈴動作
小肌肉拉力機動作
小肌肉槓鈴動作
使用健身器械動作

不過,我認為只要訓練得法,槓鈴絕不比拉力機的成效為低。而手臂動作主要是小肌肉動作(雖在多關節動作也得到訓練),只要達到目的,是不需跟大肌肉動作作比較的。事實上健身運動是在訓練神經系統,繼而訓練肌肉,強度的大肌肉動作才能有效刺激神經系統,當身體意識到需要啟動大量(平時少用到的)肌肉來解除「危機」,肌肉就變強變大了。

routine.jpg 

組數及下數:以往也曾討論過下數的問題,若然重量維持不變,應該做至力疲而不需依照預訂下數,因為假設在年初只能做6下,到年終時應該可以做到幾多下呢?不會是8下吧。大家想知道一個實質數字的話,我想開始時最少要做到5、6下,直至做到15下或以上,就可增加重量。組數的設定適宜在2至4組。

動作的速度:正向快速,負向盡量慢慢來。

組間休息:使用挑戰的重量時要有3分鐘,一般只需1.5至2分鐘。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