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健美與健身 (13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飛鳥動作對胸部肌肉發展是否有幫助?很多人的邏輯是,效力少的 isolation動作會少做或不去做。又有些人做完畢飛鳥動作,「感覺」到有效或者有「反應」,就會爭論,飛鳥是十分有效,只是某些人把動作做得不夠好。

在我而言,飛鳥是可以做的,但不要使用啞鈴,我只利用拉力器或蝴蝶機去做。當我使用拉力器去做,因為除了整個動作也保持胸部肌肉「受拉」 (可參考 TUT),而且在收縮頂點時可進行 isometric運動,這是其他胸部動作不容易做到的效果。相反,啞鈴飛鳥的 TUT 是很短暫的,長期練習並使用過重的重量對手肘及前膊關節也有機會造成不知不覺的傷害。至於使用蝴蝶機時,不要使用高重量,而可視作熱身動作,同時可以 pre-exhaust大組肌肉。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之前談過如何調節強度,並配合不同時期不同份量的蛋白質補充。今天簡略延續,分享其他影響生長的因素。

每個部位的練習頻繁度:平均而言,一星期一次是公認的規條。過於頻繁代表「重建」速度慢於強度運動帶來的破壞。少於一星期一次,破壞程度可能不足以刺激持續「重建」。身體清除破壞遺下的廢物需時數日,「重建」也不是一天內就完成。「重建」速度最慢的是背部,跟著是腿部,一般人的兩個至愛部位胸部及二頭肌恢復較快。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健身主流動作為單一動作,以每個動作做數組,每組做約10下為基礎。

以複合動作,加添少許難度,同時加添一點趣味。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早地讓孩子從事某些健體運動不僅不利於孩子身體的鍛煉,反而容易造成傷害。我們在過量運動時,身體為防止能量進一步消耗,我們會感覺極度疲勞,渾身無力,大腦反應減慢,如果長時間過量運動,會使大腦機能受損,尤其是兒童,過量運動極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甚至缺氧等現象。

拔河可能讓孩子「傷心」、「傷筋」。從生理學角度來講,兒童心臟正在發育中,植物神經對心臟調節功能尚不完善,當肢體負荷量增加時,主要是依靠提高心率來增加供血量。拔河需屏氣用力,有時一次憋氣長達十幾秒鐘,當由憋氣突然變成開口呼氣時,靜脈血流也會突然湧向心房,損傷孩子柔薄的心房壁。兒童時期身體的肌肉主要為縱向生長,固定關節的力量很弱,骨骼彈性大而硬度小,拔河時極易引起關節脫臼和軟組織損傷,抑制骨骼的生長,嚴重的還會引起肢體變形,影響兒童體形健美。另外,拔河是一項對抗性較強的運動,孩子爭強好勝,集體榮譽感強,比賽中往往難以控制保護自己,極易發生損傷。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轉載有用文章一則。

不少人也曾出現無故的腰背痛和膝關節痛,部分人更因受困擾而影響生活質素。姿勢不正確、肌肉勞損、關節退化及運動創傷等,均可導致痛楚形成。要解決痛楚便需對症下藥,部分患者可置換關節處理退化問題、放入支架減少椎間盤壓力,骨質疏鬆病人可考慮骨體注射強化椎骨。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很久沒發文章了,工作有點忙,現在一星期也只有兩天訓練,希望這不會成為我轉換工作的原因,一笑。

健身是實踐與理論並重的運動。外表練得一身肌肉的人所使用的方法不一定是好方法,因為每個人的先天條件及體質也不盡相同,不過,前輩的意見還是相當有參考作用。當自己經驗尚淺時就要珍惜跟前輩交流的機會。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燒脂需運動,亦需吃得天然:

一、進食加速身體燒脂的食物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很多人不願做運動,對我解釋道:我是一個懶惰的人。若是這樣,做什麼事情也沒法做得好,我幫不上忙。

有更多人因為工事繁忙,身為一家之主的你家庭責任重大,根本連休息也不足夠。想通過運動,回復青春,也不是沒有方法。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單手啞鈴划船是很好的背部訓練動作。以下分享個人實驗所得。

很多關於這動作的文章都強調,手肘向上拉至最高點時,背部用力收縮是如何重要。這動作涉及不少肌肉群組,但當使用大重量時,這是不容易的,相反當使用重量「不足」時,根本無法有效舒展肌肉。站在增肌的角度,離心運動較向心運動重要。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此轉載一份英文的比較報告:

While both types of protein present general health benefits, we want the protein that gives us the largest dose of usable muscle building protein and essential amino acids. This will help increase a maintain lean muscle mass, which will also aid fat burning.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于人體的素質和適應能力的差異,出現腹痛的原因各異,其防治也略有不同。

胃痙攣——游泳時水溫偏低,沒做充分的準備運動,運動量過大而出現的上腹部劇烈絞痛。出現癥狀時可熱敷上腹部20~30分鐘,用手按壓內半與足三里穴各3~5分鐘即可。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激烈的重量訓練過程中,身體內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我們稱之為「自由基」,它會損害肌肉組織,造成發炎和肌肉疼痛等現象。如果你是在市區或者煙塵較多的地方運動,你更是把自己暴露於充滿「自由基」的環境中,可悲的是,大多數的我們卻是無法避開這樣的環境。

抗氧化維他命:包括有維他命C與維他命E等,能在自由基損害身體之前,中和及消除這些自由基。雖然這些抗氧化劑無法直接改善運動的成果,但它們可以幫助訓練後身體組織的恢復。規律的訓練可以增加抗氧化劑防禦系統的效率,正參與健身健美運動訓練以及各項運動比賽的人,都必須額外補充抗氧化維他命,以供身體所需。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身健美讓肌肉變粗變大,但不是跟隨流程去訓練,或大量進食便成功。

做運動的一部分,還記得不讓自己適應嗎?每次做得吃力便做對了。不讓自己適應,就要增加休息,減少頻密度!!不過,這還是不足夠,要明白什麼是超負荷。增加強度及負荷有四種方法: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斜方肌是一塊很大的肌肉,可是大家平時不大留意,同時也少做相關的訓練。

兩塊斜方肌從脊椎和頭骨底部,經過背部和肩部連接到肩胛骨和鎖骨。他們可使頭部抬起和傾斜,並使雙肩抬起或穩定。兩者共同形成一個稱為斜方型的四邊形,其名稱及來自於此。斜方肌起於枕外隆凸和枕骨上頸線內三分之一段、頸韌帶、第七頸椎棘突、所有胸椎棘突和相應的棘上韌帶。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發現拉力器單手動作,可以替肌肉訓練帶來突破。

單手的 press-down 可使用的重量要比雙手使用的一半為少,重量多少要視乎三頭肌「尋找」其著力點,當重量加至尋找著力點有少許「困難」,就是替長頭帶來最佳刺激的重量,每一下動作理應沒法快速完成,上述困難造成動作較緩慢,而一組總下數應該在十下以內,每下所花來回約五至六秒。第二天,長頭處應感到「痛不欲生」。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硬拉是力量舉的三項比賽內容之一,也是舉重與健美運動員的重要訓練手段,同時也可作為衡量一個人全身力量的很好標準。與深蹲相比,硬拉更客觀一些,因為它沒有蹲多深的差別,從地面把槓鈴拉起至身體挺直即告動作完成,沒有一點借力與作弊的可能。

硬拉的健身價值在於它能夠教會鍛煉者如何保持"挺胸抬頭、收腹、腰背挺直"的基本力量練習姿勢,同時也讓人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搬運重物時正確用力、避免受傷。硬拉是一個多關節的全身運動,整個身體背面的肌肉,從斜方肌到腰肌,從臀肌到股二頭肌,都會參與工作。而且腹部深層的腹橫肌與腹內外斜肌也會為保持脊椎的穩定而收縮用力,這是其他的腰腹練習不易練到的效果。由於大肌肉群的參與,硬拉對提高人體代謝有促進作用。有研究證明在進行深蹲、硬拉與提鈴至胸練習之後,身體代謝率的提高可以保持24-48小時!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要推介這篇關於胸部的英文文章:

Anatomy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然,健身運動已經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科學,其主要目的就是使肌肉走向完美,同時也是訓練肌肉的最佳手段。

無論如何,定期做運動總是對保持肌肉有幫助的,尤其如我步入中年。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站立肩部推舉跟拉力器下拉兩個動作有什麼關係?要做好這兩個動作,也需要保持脊椎挺直。我寫這篇文章是因為看見一些有經驗的健身運動員,為了增加使用的重量,而不顧錯誤姿勢對脊椎的傷害。

先講站立肩部推舉,起手時很簡單,把槓鈴停在上胸的位置,眼睛望向前,把重量緩緩向上推,在到達下巴前,頭微傾向後避開槓鈴,而不是任由肚子向前伸並前彎腰部。通常因為彎腰幅度太過分,可以發現運動員視線變成向上45度望,又因為力量不足,動作已經接近上胸推舉。完成動作時,眼睛應該仍然望向前,雙臂向上伸直跟地面成直角,而不是在身體的前方,就算只是半呎的距離,因為需要平衡的關係,身體會不自覺的向後傾。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站立上提就是 upright row。

先講手腕的位置,由手臂垂下位置至到把重量提起至上胸,不用科學實驗也知道姿勢不自然,在頂部難以發力,為了減輕手腕向尾指扭轉程度,兩手握距最少有肩膀闊度,而且可使用 EZ bar,更甚者為了可以練習此動作,運動員把身體微微傾向前。

GreyGuy2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